日期:2025-06-22 12:17:55
1961年,庐山迎来了第二次中共中央会议的召开。
距上次庐山会议已近两年,这次会议吸引了包括邓小平同志、周恩来总理在内的众多重要领导人齐聚一堂。
在这次庐山会议期间,周总理经历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……
会议进行中,因故邓小平先行下山离开。
邓小平离开后,周总理的工作负担随之加重。偏偏那一年,邓颖超身体状况欠佳。去年体检时,发现盆腔内有一个良性异物,虽无大碍,却令她身体消耗颇多,恢复缓慢。
此时,周总理便想到了那位踏实勤恳、被亲切称为“小女儿”的冯珍珍。
说起冯珍珍,早在1959年庐山会议时便与周总理相识。
当时,庐山管理局为帮助周总理处理繁杂的工作和生活琐事,特派了年轻的服务员冯珍珍来协助。
展开剩余91%虽年纪轻轻,冯珍珍勤奋认真,经常穿梭于会议场所,递茶送水,为周总理分担了不少繁重的任务。
某晚,会议结束已很晚,周总理回到住处后仍需继续办公。
冯珍珍得知这一情况后,主动决定守候在门外照顾,总怕总理夜归饿着,于是准备煮上一碗小馄饨。但又怕打扰总理休息,便静静地守候在门外。
直到凌晨,周总理办公完毕,推门出来,才发现守候的冯珍珍已经睡着。那是7月,夜晚虽热,但山间依然有些凉意,冯珍珍蜷缩在走廊角落安然入睡。
这一幕令周总理感到既心疼又感动,也更深地疼爱起这位勤快的“小女儿”。
正因为如此,周总理和邓颖超对冯珍珍格外疼爱,经常亲昵地称她为“小女儿”。
众所周知,在革命战争年代,周总理和邓颖超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孩子,这份情感的空缺,也让他们对冯珍珍倍加关怀。
1961年,周总理和邓颖超再次来到庐山参加会议,被安排住进了442号别墅。
当天上午,杨尚昆陪同周总理巡视庐山环境和工作人员情况。来到大厅时,周总理四处张望,却没见到冯珍珍的身影。
他便问杨尚昆:“我小女儿在哪儿?”
众人皆知,周总理口中的“小女儿”正是冯珍珍。
庐山管理局的同志略显尴尬地告知,冯珍珍已被调往云中招待所做服务员。
周总理感到十分疑惑,为什么好端端的人会被调走?经过几番追问,庐山管理局才坦白了缘由。
原来1960年,庐山管理局在例行家庭调查时发现冯珍珍的二伯伯在台湾工作。管理局因此认为冯珍珍有“历史问题”,便将她调离核心岗位,派往云中招待所,避免与领导人接触。
听闻此事,周总理当即愤怒反问:“她二伯父在台湾,她就不能为我们服务了?我父亲也有‘历史问题’,我怎么能做国家总理?快把她找回来,大姐也一直惦念着她。”
邓颖超在一旁附和说:“怪不得珍珍最近都不写信了,原来是受了影响。”
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指示下,冯珍珍很快被调回庐山,重新回到总理夫妇身边服务。
对于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关爱,冯珍珍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爱。
她回到身边后,夫妻俩再次露出开心的笑容。
会议期间,周总理对工作人员十分关心,待人如己出。虽然温暖,但在工作中也有严格要求。
其中两件事让他不得不严肃批评大家。
第一件事是关于窗帘。
442别墅入住后,工作人员发现没有窗帘,夜晚灯光透过玻璃照进房间,影响周总理和邓颖超休息。于是大家决定为别墅准备遮光窗帘,特意买了新布料制作。
某日上午,周总理回到别墅,看到大家忙着挂窗帘,不禁摇头制止:“不要做新的,旧窗帘一样能挡光。”
批评过后,周总理也明白撤掉新窗帘会伤害大家心意,便没有强行让大家拆除。反而私下嘱咐邓颖超准备布票和钱,分发给工作人员。
作为国家总理,他以身作则,倡导艰苦奋斗,不搞特殊待遇。
第二件事是关于拍照。
某日早上,周总理没有会议,和邓颖超及冯珍珍闲聊。
冯珍珍逗趣地说,她发现总理是个“旱鸭子”——在陆地上,尤其是舞厅,周总理能翩翩起舞,但一到水里,就显得笨拙,完全不像个游泳健将。
这话逗得总理和邓颖超哈哈大笑。
随后几天,邓颖超和冯珍珍带着周总理去游泳学习。周总理进步很快,还被随行的摄影记者拍下了游泳的照片。
周总理得知后非常不悦,叫来摄影师严肃说道:“彩卷是用外汇换来的,工人农民为此付出很多汗水。我只是游泳,没有拍摄的价值,以后不要再拍了。”
他还让邓颖超将拍照费用报销给摄影师。
邓颖超看现场气氛尴尬,边掏钱边笑称:“这可是你的工资,每月大概三分之一都花在这样的自费上了,我们带头节约,全国上下算下来能省不少。”
冯珍珍也跟着附和假装算账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周总理风趣回应:“知我者,小超也!”
全场欢声笑语,气氛融洽。
在庐山期间,冯珍珍也闹过不少笑话,其中最令人捧腹的是“西瓜事件”。
一天上午,福建军区司令员韩先楚送来两个又大又甜的西瓜,皮薄汁多,特意给周总理解渴。
送别韩先楚后,周总理叫冯珍珍把西瓜分给“上面”的同志们,让大家也能享受清凉。
冯珍珍一时没弄清楚“上面”的具体指谁,是指警卫班还是秘书班?她犹豫再三,最后决定先送给秘书班。
抱着西瓜来到秘书班,还乐呵呵地告诉大家:“这是总理请你们吃的西瓜哦。”
送完回来汇报时,周总理听后笑得前仰后合,说冯珍珍送错了,原本是想让她送给警卫班的。
冯珍珍急忙赶回秘书班,大喊:“送错了,送错了!”问大家西瓜还在不在。秘书们笑着说早吃完了,开玩笑不肯再还。
冯珍珍站在那里,一时尴尬无言。
周总理贴身秘书童小鹏见状,偷偷抱起藏着的西瓜递给冯珍珍,说大家没吃,快去送给警卫班。
大家之所以没吃,一是忙于处理文件,二是心知总理心系警卫员,故意留着。
冯珍珍感激地点头,带着西瓜去给警卫班送去。
这段插曲体现了周总理与秘书们之间的默契和亲密。
不久,第二次庐山会议接近尾声。
周总理和邓颖超考虑到邓颖超身体尚未康复,决定提前下山。
临别时,周总理特意召集大家合影留念。工作人员早已在别墅门外等待,纷纷希望与总理夫妇留下珍贵的合影。
合影结束后,周总理还嘱托摄影师多洗几张,分发给每位工作人员,费用由他报销。
送别时,冯珍珍忍不住泪流满面,舍不得离开周总理和邓颖超。
周总理诚恳地对她说:“无论何时到北京,记得给大姐打电话,她会常常想念你的。”
1961年冬季,冯珍珍被庐山管理局派到北京友谊宾馆学习。
巧遇周总理的秘书童小鹏也在宾馆,两人见面亲切交谈,童小鹏还把冯珍珍来北京的消息告诉了邓颖超。
邓颖超得知后非常高兴,立刻派专车迎接冯珍珍,邀请她到中南海做客。临近元旦,邓颖超还留她在家中住了将近一周。
在中南海西花厅期间,邓颖超待冯珍珍如亲生女儿,带她散步、谈心,经常做可口饭菜给她享用。
周总理也高兴她来了,送给她小礼堂的招待票,让她观看演出。
冯珍珍父母早逝,幸得周总理夫妇的关怀,感受到如亲生父母般的疼爱。
临别时,邓颖超递给她20元路费,带了一大包北京特产小吃,并叮嘱她务必写信报平安。
冯珍珍铭记在心,永远感激这份温暖与关怀。
1962年三八妇女节,周总理和邓颖超邀请了多位妇女代表来家中聚餐。
“小女儿”冯珍珍、摄影师侯波等人也都参加了聚会。
夫妻二人爱请客,是真心喜欢与大家共度时光。
当时周总理月薪404.8元,邓颖超342.7元,生活开销繁重,所剩无几。请客更是加重经济压力,但他们仍乐此不疲。
妇女节当天,大家聚在一起,冯珍珍一直陪伴邓颖超,和众人聊天。
摄影师侯波自然不会放过拍摄这温馨场面的机会,拿起相机忙拍。除冯珍珍外,众人纷纷围绕在周总理和邓颖超身边,争相留下合影。
侯波越拍越兴奋,停不下来。
邓颖超忍不住喊道:“侯波,你怎么还拍不够啊?”
其实这话并非责备,而是用幽默方式提醒大家拍够了,快入席吃饭。
冯珍珍也附和说:“别拍了,快吃饭吧。”
周总理见侯波有些尴尬,关切地问她是否被批评了。
侯波明白这是邓颖超当自己人的方式,借机让大家收敛拍摄行为。
周总理笑着说:“你永远是我们自己人。”
冯珍珍随后也邀请侯波一同入席,温馨场面让她难以忘怀,既敬佩邓颖超的幽默,又佩服周总理的宽容与智慧,这将成为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。
几年后,冯珍珍很少再去北京,和周总理及邓颖超见面的机会减少。
但周总理夫妇从未忘记关心她。
1970年,庐山再次召开会议,周总理和邓颖超重返庐山。
一上山,二人便关心地问起冯珍珍的下落。
庐山管理局同志告诉他们,冯珍珍已调到九江某单位工作,表现非常优秀。
听闻此讯,周总理和邓颖超眼中尽是关怀和欣慰……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网上炒股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